二十四节气在上古时代已订立,到汉代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
发明者没有文献记载。
上古时代人们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确定。其也与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有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而制定的气候规律。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被称为“第五大发明”的原因
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围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引发了气候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我们的祖先根据太阳直射在地球不同位置的气候变化情况,将一个太阳年结合农时周期进行二十四段的划分,也就是地球公转每隔15度,划分一个节气,24个节气,表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24个不同的位置。
每个节气相隔约15天。这样,每个月就有两个节气,一年12个月,刚好合成24个节气。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十二个节气。
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十二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2022年立春时间:2月4日4:50:36星期五正月初四。2022年立春的具体时间是2022年2月4日04:50:36,星期五,农历正月初四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
节气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