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可不是舶来品,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货。在我们的印象中,24节气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确实,它源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经验总结。据考证, 24节气的最早起源在春秋时期,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在当时制定的一部《太初历》中,就开始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而这个用法,至今,仍然不变。可以说,24节气是一份传承了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也是先人留下来的一笔珍贵的财富。通过24节气,我们可以确定一年内天气的变化周期,而农民就根据不同的节气安排各种农耕生产。
另一个关键点, 24节气的确立,依据的是什么呢?既然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一般人都想当然以为是根据阴历来制定的。因为,阴历是我国古人发明的传统历法。那么,24节气就应该来自阴历了。自然,也有一些人则觉得是以阳历来计算的。不过,严格地说,对于两者,我给予的回答都是否定的。真正的依据,是来源于古人当初的干支历。
所谓干支历,其实就是古人常用的天干地支。原来,干支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来制定的。那时候,古人把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称为“黄道(也称日道)”,再以平均15度为标准,按比例分成24份。于是,以此形成了24个节气。也就是从“黄道”上分隔的二十四个不同位置,对应24个节气,代表不同的气候、物候、时候的变化。于是,干支历又称为节气历,也是有中国特色的阳历。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农历也有24个节气。而农历不就是阴历吗?为此,我们就有必要再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农历。农历,是我国在夏历(阴历)的基础上融合阳历成分从而形成的一种传统历法。在民间,人们通常习惯把农历称作阴历。其实,它是一种误解。必须说,农历属于阴阳合历,它是在阴历(夏历)基础上融合了阳历成分的一种阴阳合历。在农历中,吸取了月相的变化周期作为月的长度,同时,又加入了干支历的“二十四节气”,并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以通过设置闰月,解决了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的问题。所以,农历既有阴历又有阳历的成分。同时,农历也有24个节气的成分。
2022年立春时间:2月4日4:50:36星期五正月初四。2022年立春的具体时间是2022年2月4日04:50:36,星期五,农历正月初四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
节气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