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氏渊源:
1、源于姬姓,出自黄帝之孙安的后代,属于以国名为氏。
远古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个儿子叫昌意,昌意的长子叫颛顼,继承了帝位。次子叫安,被封于西戎,他到西戎后建立了安息国(今伊朗)。到汉朝时期,汉武帝派使者张骞至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开始有了往来。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而想当僧人,于是就出家为僧。安清后来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回到祖国河南洛阳,宣传佛教,随后便定居了下来,他的子孙也就世代相传为安氏。
2、源于改姓,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鲜卑族中原有安迟氏,北魏孝文帝在实施全面汉化改革措施时,将其改为安氏,其后代以安为姓,世代相传至今。
明朝时期有前元朝人孟格、达色等姓氏,被明太祖朱元璋赐为安氏,其后代世代相传至今。
3、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唐朝时期有外邦“昭武九姓”,以“安”为氏留居中原,并逐渐融合到汉族之中。
唐朝时期“安史之乱”的祸首安禄山原为康氏,后随继父姓冒姓为安,其后代遂以安为氏,世代相传至今。
唐朝时期有回鹘、奚族人,亦有人以“安”为氏留居中原,并逐渐融合到汉族之中。
安氏是中国回族的古老姓氏之一。唐太宗时,由阿拉伯来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嘎宛思,因其名首音与王、安、万音相谐,故后人便以此为姓。此外,于唐贞观初年率部族五千余人来华定居,并被安置在维州(今四川茂县),后被授封左右卫大将军、定襄郡公的安息人(今伊朗)安腓汗其子安附国(右戍卫大将军、进爵为开国子)、其孙安思抵(右王铃卫将军、北平县公)。安思恭(唐高宗时任鲁州刺史),也是安氏回族的早期先民。
明朝时期来中国的古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岛)苏禄东王巴都噶·叭喀刺第三子安都鲁,其后裔融入回回民族后,也取安为氏,现其家族主要在山东德州、天津两地繁衍。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安氏是以国名为姓氏。古代安息国人或安国人(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布哈拉省)来中国自居不归者,大多以安为氏。
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也记载,安氏出自安西王后代。西域学者安清,原是安息国王太子,后到中国,以安息国名首音为姓。《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也称;“安氏……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复入中国,以安为姓。”历史上的安息国在今伊朗高原东北部,是我国开通丝绸之路、扩大中西亚贸易交往的必经之地,也是许多留居中国的穆斯林之故国。安氏回族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及西北地区。
明、清两朝有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的安佳氏、等众多别姓,后均改为单音汉字“安”为氏。
清朝康熙、嘉庆年间,清军在中俄边境击败沙俄侵略军,《尼不楚条约》签定后,俘获的俘虏没有开释,全部押解到北京,由清帝赐姓为安氏并留居中国,其后代遂以安为氏,世代相传至今。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志》记载,满族阿尔丹氏,本来是达斡尔族姓氏,世居黑龙江,后改汉字单姓为安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中的安佳氏,本来是锡伯族姓氏,世居普塞屯村(今地待考)。后改汉字单姓为安氏。而满族中的额勒赫氏,满语为“平安、康泰”,世居绥分(今黑龙江东宁)、爱珲、黑龙江沿岸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安氏。蒙古族族中原有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化为满族姓氏后,其后均改汉字单姓为安氏。
二、得姓始祖:安清。
黄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远古时被封于西戎,后建立安息国(古安息国,今伊朗,在中原的西方,距离长安一万多里,汉书称其为西域大国)。汉武帝时,派使者到安息国,始有往来。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国太子清,字世高,其父驾崩后,不愿继承国王,欲削发为僧,于是主动让位于叔父,出家到河南洛阳,专门从事佛经翻译,在以后的二十年中,共译佛典九十五部、一百十五卷,为中国早期佛学做出巨大贡献。时与太子清一同入汉者皆以国(安息国,今伊朗)名为氏,称为安氏,后世安氏奉安清为安氏的得姓始祖。
三、各支始祖
安 寿:字厚卿,宋进士第,调蔡州亲察推官,至太常丞,秘阁校理检正中书,修起居,元丰初使高丽,加左谏议大夫,迁龙图阁直学士,改户部尚书,六年同知枢密院,元佑二年进知院事,拜亲文殿大学士,授光禄大夫,传戴宋史,元佑党人碑,名列政大臣,挥麈前录称公,在政府父尚康宁,且具庆焉,宋史载父曰华封光禄大夫,年九十余岁,子扶,给事中,殉靖康难。是为江苏安氏始祖。
安天乐:元至汉元年辛酉二月十二日午时生,世系本源江西省吉安府太和县吉水版籍鹅劲大丘,于明洪武初年来宾庆邵邑,旦落南门数年,转住城东关外张家冲,殁葬张家冲。元妣,袁氏,系守后哉门袁宦官之女,兴扈陈三姐妹,生殁佚葬张家冲。继妣,何氏,生殁佚葬张家冲。三妣,段氏,生殁佚,葬张家冲。生子五:佐;伟;亿;任;伯。是为贵州安氏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四、迁徙分布:
安氏起源于汉朝西域国家入中原定居者,多出自昭武九姓,后又加入鲜卑、胡人等少数民族血统,是一个刚开始就象征民族融合的姓氏。
昭武九姓,是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中亚西部十来个小国的总称。其王均以昭武为姓。人种主要是粟特人或其后裔,泛称为“昭武九姓”。汉文史籍称其原住祁连山北昭武城,曾被匈奴击走,被迫西迁至中亚河中地区。
昭武一词的语源,目前尚无定论。史籍《新唐书》中以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为昭武九姓,而以东安国、毕国、捍、那色波附于其间,曹国又分为东、西、中三国。另据史籍《北史》、《隋书》记载,乌那曷、穆国、漕国也是王姓昭武的国家。据史籍《隋书》记载,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支庶各分王,以昭武为姓。居民主要务农,兼营畜牧业。
粟特人在历史上素以善于经商著称,长期操纵丝绸之路上的转贩贸易。早在东汉时期,洛阳就有粟弋(即粟特)贾胡。敦煌古代烽燧下曾发现写在纸上的“古粟特语信柬”数件,其内容反映了东汉末年、西晋末年粟特人的经商组织和活动。南北朝以来,昭武九姓经商范围更加扩大,并不时为一些国家承担外交使命,如公元545年北周曾派遣酒泉胡安诺盘陀出使突厥。在唐朝时期,经商的昭武九姓胡人常被称为兴生胡或简作兴胡,从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看,兴胡与县管百姓、行客并列,表明他们可能有一定的特殊身分或社会地位。
六世纪中期,昭武诸国相继臣属西突厥。七世纪中期归附唐朝,受安西都护府统辖。同时开始遭受阿拉伯帝国侵袭。多次向唐朝求援,接受唐朝赐封的王号,反抗阿拉伯帝国。八世纪下半叶诸国逐步消亡。昭武诸国概况如下:
康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是昭武九姓的中心。大臣三人,共掌国事。兵马强盛,多是赭羯(战士)。唐高宗永徽时以其地为康居都督府,授其王拂呼缦为都督。唐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武则天封其大首领笃娑钵提为康国王。公元712年大食破其城国,国王乌勒伽投降并缔结条约,但于唐开元七年(回历百年,公元719年)复上表请唐朝政府助其反抗大食。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唐朝政府封其子康国王咄曷为钦化王。
米国:米国治钵息德城(今片治肯特),与康国关系密切。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为西突厥所破。唐永徽五年(回历33年,公元654年)又为大食所破。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以其地为南谧州,授其君昭武开拙为刺史。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曾两次遣使来唐朝的米国王当即片治肯特领主迪瓦什蒂奇,于公元722年被大食人所俘,旋被杀。公元731年康国王乌勒伽请唐封其子默啜为米国王。公元744年,唐朝政府赐米国王为恭顺王。公元760年以后片治肯特废弃。
曹国:西曹治瑟底痕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省伊什特汗市),与康国关系密切。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唐朝政府封康国王乌勒伽之子咄喝为曹国王。唐天宝三年赐曹国王为怀德王。中曹治迦底真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省凯布德县)。东曹首府布恩吉卡特,一说在今乌勒提尤别,一说在乌勒提尤别西南之沙赫里斯坦。公元722、740年曾量词屈服于大食人。但直到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尚上表唐朝请击黑衣大食。
何国:何国在今撒马尔罕西面。永徽时以其地为贵霜州,任何国君为刺史。
安国:安国在今布哈拉地区。唐显庆时为安息州,任安国王为刺史。其王别顿之遗孀可敦在七世纪下半叶多次抗击大食入侵。其子安国王笃萨波提一度被篡位,公元709~710年由大食埃米尔屈底波·伊本·穆斯利姆重立笃萨波提为王,但在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笃萨波提曾向唐朝上表乞师以抗大食,后被大食人所杀,其子屈底波曾遣使来唐,公元751年亦被大食人所杀。阿悉兰在位七年,被大食国哈里发下令杀死,其兄弟在位七年,于公元782年(一说公元783年)又被杀,其国遂亡。在泽拉夫尚河和卡什卡河流域,即穆斯林文献所称的粟特境内,还有东安国、西安国、毕国、史国、石国等国。
石国:石国在今塔什干一带。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唐以瞰羯城为大宛都督府。公元713~714年大食人曾侵入石国。唐开元初封其君莫贺咄吐屯为石国王。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伊捺吐屯屈勒嗣立,曾请求唐朝政府讨伐大食国。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莫贺咄吐屯复助唐朝政府擒突骑施可汗吐火仙,被封为顺义王。公元740年,大食国的埃米尔纳斯尔入侵。唐天宝九年(公元750年)石国王子走大食乞兵,攻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击败唐朝将领高仙芝大军。公元753年,唐朝政府曾封石国王子那俱车鼻施为怀化王。石国至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尚遣使朝贡于唐朝。
上述诸国均在窣利(粟特)境内。
火寻等国:火寻即花拉子模,在阿姆河下游两岸地区。乌那曷,旧安息之地,都城在阿姆河西,东北去安国二百公里,西北去穆国一百余公里。穆国,都城在阿姆河西,亦安息故地,东北去安国二百五十余公里,东去乌那曷一百余公里,今名查尔米。
漕国:当即漕矩吒,都鹤悉那,今名加兹尼。八世纪初起臣属罽宾。
在南北朝时期,姑臧等地就有昭武九姓胡建立的移民聚落。在唐朝,碎叶、蒲昌海(今新疆罗布泊)、西州、伊州、炖煌(今甘肃敦煌)、肃州(今甘肃酒泉)、凉州(今甘肃武威)、长安、蓝田、洛阳、关内道北部河曲六胡州等地都有昭武九姓胡的聚落。公元630年,东突厥颉利可汗降靠唐朝,原突厥中的昭武九姓部落随之入塞,唐朝政府为安置这批昭武九姓而特别设置六胡州。据敦煌写卷《光启元年沙州、伊州残地志》,唐朝在今新疆罗布泊地区有康国大首领康艳典建立的五六座移民大城镇;敦煌郡敦煌县从化乡住着昭武九姓人三百余户,人口当时有一千三四百人。在内地,许多昭武九姓人散居各地,其聚居者往往自有统领,称作大、小首领;在战乱时期往往自有城主(如伊州)。唐玄宗开元九~十年(公元721~722年)攻陷六胡州的康待宾、安慕客、何黑奴、石神奴等,皆是昭武九姓人;安史之乱的祸首安禄山、史思明亦为营州(今辽宁朝阳)杂胡,也是昭武九姓人的后裔。
昭武九姓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祆教、摩尼教、中亚音乐、舞蹈、历法传入中原,而中国的丝绸、建筑、冶金技术及其“四大发明”传到西方,昭武九姓人无疑是重要的媒介。他们还在中原四周的游牧汗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很大作用,特别是把粟特文字带入突厥、回鹘汗国。其影响所及,回鹘文、蒙文、满文均可溯源于粟特字母。
安氏名人多出唐朝以后,如唐朝有中书令安重晦、宋朝有石匠安民、元朝有四川提督参赞安慎、明朝有宁国府通判安孝宗、清朝有安致远等。
安息国的安氏自入居中原后,分居于河南洛阳、甘肃民勤和武威、湖南溆浦和常德等地,其中尤以甘肃、湖南二省安氏繁衍迅速,后安氏发展史上三大郡望:凉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二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烽烟四起,中原士族大举南迁,安氏也不外其列。由于湖南所处地理位置属较安定地带,故南迁安氏,多出甘肃支脉。此期,北方安氏虽笼罩于战火的阴影中,却也有发展。三国曹魏有安同,辽东人,太武帝时进爵高阳公,曾以高官佐辅曹家王室,晚年又大兴寺塔,其族大支多,甚为兴旺。
北魏时期,有鲜卑族安迟氏改姓安,居于河南洛阳,后渐与汉族安氏融合,不分彼此。
唐朝以后,安氏族人日渐活跃,名人不断涌现。唐朝有安禄山,为居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的胡人,本康姓,因父死随母改嫁而姓安,由此,安氏中加入了胡人的血脉。后安禄山叛乱遭镇压,安氏分逃于各地。
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和蒙古军队南下,致使北方再度处于混乱状态,由此,中原人士大举南下,安氏族人也多携家南徙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明清时期江苏无锡、金匮多安氏。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安氏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安徽、浙江等地。清朝有闽、粤沿海之地安氏渡海入台,进而徙于新加坡等国家。
山东日照安姓是相传明洪武年间,长支孀居夫人携子孙自江苏东海迁至日照西碌轴沟,次支男性长者携子孙自江苏东海迁至云南景洪。
今日安氏尤以河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安氏人口的25%,另安徽、河南二省也多安氏,上述三省安氏约占全国汉族安氏人口的51%。
安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九位的姓氏,人口约二百四十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15%。
五、郡望堂号:
安氏望出姑臧、河内、武陵。
1.郡望:
凉 州:为汉武帝刘彻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期改置为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其时辖地在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古各一部。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到姑臧(今甘肃武威),仅辖河西地区。凉州曾一度属于吐蕃(今新疆)。五代时期的西夏为设西凉府。元朝时期亦为西凉州。明朝时期置为凉州卫。清朝雍正时期改置凉州府,仅辖武威及其周围数县。民国时期废府为县。
姑 臧: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县。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军事重镇。先后为前凉、后凉都城,南凉、北凉也曾一度都于此地。故址在今甘肃武威市。原名盖臧,为匈奴所筑,后音讹为姑臧。城呈龙形,故又名“卧龙城”。西汉建姑臧县,隶武威郡。东汉时为武威郡治所。由于汉、羌、匈奴多种民族杂居,又地处中西交通要道,使它很快成为河西富邑。三国曹魏时置凉州,以姑臧为治所,这是姑臧为凉州州治之始。西晋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张轨为凉州刺史,设州治于姑臧。西晋亡,即为前凉都城,于原城之外增筑四城,人文荟萃,经济繁盛。东晋太元年(公元376年)前秦攻灭前凉,置凉州刺史镇姑臧,豪右七千余户被徙往关中。东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吕光据此地称凉州刺史,次年建后凉,立国都于姑臧。晋义熙二年(公元406年)曾被后秦主姚兴任命为凉州刺史的南凉王秃发□檀进驻姑臧,晋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将南凉都城由乐都迁此。不久,北凉王沮渠蒙逊以步骑三万攻克姑臧,又于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将北凉国都由张掖迁此,并在城南天梯山大造佛像。宋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北凉降于北魏,魏收姑臧城内户口二十余万,改姑臧县为林中县,仍为武威郡治。此后,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称世。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土人士避难西入凉州,姑臧成为保留汉族文化的重要据点,同时又是佛学东传的要地。后凉时,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此地讲经,大兴佛教。北凉时,沮渠蒙逊尊西域僧人昙无谶为国师,在此译出《大般涅□经》等十几部经典。
武陵郡:汉高祖刘邦置郡,治所先在义陵(今湖南溆浦),辖境包括今湖北西南部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湖南省沅江流域以西、贵州省东部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龙胜等地。东汉时期后移临沅(今湖南常德)。以后郡境渐次缩小。隋朝时期改临沅县为武陵县(今湖南常德)。隋、唐两朝改为朗州武陵郡,均治武陵,以后武陵为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治所。民国时期改为常德县。今为湖南省常德市。
河内郡:晋朝人认为,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西晋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2.堂号:
济世堂:资料有待补充。
中和堂:资料有待补充。
天全堂:资料有待补充。
是麋鹿 别名:四不象 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 英文名:David’s deer 鹿科: Cervidae 分布: 原产于辽宁、华北、黄河和长江...
相术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