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火属于岩茶精制环节。一般分为轻火、中火、足火,温度和焙制时长依次增加。(也要因茶而异)
从外形和茶汤上来看,轻火岩茶茶底像单丛,绿红相间,茶汤橙红透亮。足火岩茶茶底偏黑,颜色均匀,茶汤颜色更深(茶红素和茶黄素氧化聚合,转化为茶褐素)。
焙火不是岩茶独有,比如烘青也会烘(近似于焙,但以干燥为主),但岩茶将其发挥到极致。
准确来讲,焙火其实没有火。电焙当然没火,炭焙也是先要“覆灰”(披灰),焙制环节是没有“明火”的。
所以,炭焙应该没有什么“炭味”,绝大多数人也区分不出炭焙与电焙。高档岩茶一般都是炭焙,但作为消费者,不必要为自己辨别不出来的概念买单。
再说说为什么要焙火?
第一是干燥便于保存。
焙火后,岩茶含水量会低于3%(白茶红茶一般是低于6%),更容易存储。(这样也易碎,轻放,不能压)
第二是去除不好的味道。
焙火能去除一部分低沸点的青味物质。
第三是巩固品质。
轻火可以固定毛茶的香气,足火可以生成一些更“沉稳”的香型,比如花香可以转化为乳香、果香。
需要澄清一点的是,足火并不是高火,急火。
高火、急火容易让茶焦糊,所谓的“焦味”绝不是足火茶的特点。也易使茶焙不透,外面干了,里面含水量还挺大。这样的茶,味道和茶汤都会比较浑,后期存储也容易变质发酸。
抛开焦味、酸味,许多茶友特别是老茶客喜欢足火茶,是喜欢其成熟的感觉,所谓“熟香”。(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的综合结果)
因此,存在一条“鄙视链”:“足火鄙视轻火”。
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传统岩茶是足火,但轻火出现也是市场的需要。喜欢清香和喜欢熟香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口味之别。
我平时都喝足火茶,但时不时也会冲一大壶焙火很轻的漳平水仙,放凉了当水喝,方便又解渴。
再者,不是所有茶都能足火,都适合足火。比如毛茶做青比较轻,香气显著,要是用足火来焙,香气易散失,用轻火倒能保持住这特点。
佛手茶做青较轻,用轻火就很合理。(此佛手不是指永春佛手,是指用岩茶工艺做的佛手。永春佛手属于闽南清香型乌龙茶)
最后,焙火对提升岩茶品质有一定帮助,但茶的特点绝大部分都在其粗制完成后固定了。不好的毛茶,焙不出好茶;好的毛茶,焙火不当,倒会变差。
从毛茶到商品茶,品质的提升很重要的因素是拼配。
拼配技术性极强。我在武夷山永生茶厂看游玉琼女士(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评审肉桂毛茶,归堆拼配。她问在场的徒弟,哪个最好,最有桂皮香,没有一个人答对。
至于谁能喝出哪个山场,那就更玄之又玄了。
真不用有这些不必要的负担:我为什么受不了足火,好山场茶一定好等等。说到底,喝茶只是搞清楚一件事“哪些茶适合自己”而已。
是麋鹿 别名:四不象 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 英文名:David’s deer 鹿科: Cervidae 分布: 原产于辽宁、华北、黄河和长江...
相术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