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博山出了位官职兵部尚书级的人物,名叫张晓。他字浴咸,号明衡,出生在益都县颜神镇,即现在的博山城里大街。他自幼聪颖好学,在明万历二十八年的山东乡试中,考为第二名举人,时称“亚元”。明万历三十五年,他进京以优异的成绩考成进士。这时,他的母亲和父亲先后去世,张晓十分悲痛,他在为二老尽心守孝数年后,才赴京做官。
张晓最初被授为大理寺主事。大理寺是朝廷审理全国大案的最高执法机构。张晓在办案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慈善为怀、实事求是、公正判决、受到了朝野的普遍赞扬。他因此被提升为户部员外郎。他在负责督促徐州、安庆一带的税赋时,正值徐州地区河水暴涨,河堤眼看就要被冲垮,当地十万户居民随时都有被洪水吞没的危险。
张晓紧急动员并带领百姓用草包、巨石加固了河堤,避免了决口,拯救了百姓。后来,山东又遭受罕见的旱灾和蝗灾,灾民衣食无着、流离失所、饿殍遍地。张晓作为那时国家财政部门的官员之一,恳切上书朝廷,要求从国库拨款,赈济山东灾民,从而救活了家乡的无数穷苦老百姓。他主张用变革和优抚的办法解民倒悬,以防止民变,而不主张事后镇压的被动做法。他还救济徐州、安庆一带的贫苦学生,让他们完成学业,成为人才。他还积极为坚守在长城要塞的部队拨发粮饷,并拨款修缮长城城墙、铸造锋利兵器,进行积极的备战。
当时,长城以北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永邵卜,乘当朝皇帝昏庸迂腐、政治和军事混乱、东北的辽军兵临山海关之机,率领数万骑兵进犯边境,直抵长城下的上古关隘。这时,朝廷上下一片恐慌,无人敢领兵迎战。作为文职官员的张晓主动请缨,要求带兵退敌。皇帝喜出望外,就让兵部拨给张晓数千骑兵,让其指挥。
张晓让当地熟悉山路的人做向导,领兵抄近路快速行军,突然出现在立足未稳的敌军面前。敌人不知底细,阵脚大乱。张晓在阵前通过翻译人员,义正辞严的向敌人表示了誓死决战的英雄气概,吓得永邵卜立即带兵逃走了。这样,皇帝据其功,拜张晓为佥都御史,让其镇抚大同。他在大同任上,利用自己在户部任过职、善于核查账簿的长处,把当地官衙及驻军的账目查得一清二楚,从而使好官得到澄清、受到表彰,贪官污吏得到应有的惩治。张晓对地方官和部队军官,一视同仁、同功同赏、同罪同罚。他对贪官污吏正气凛然、俨如冰霜,受到了地方百姓和驻军官兵的拥护与爱戴。因此,朝廷又重用他为户部侍郎。
这时,明朝开始走下坡路,国家用于文治武功的花费入不敷出。多亏张晓在户部监制了一亿三千九百万的银钱,使朝廷勉强维持了开支。朝廷又让他以侍郎的身份主持户部工作。他亲自监视国家的粮仓和铸钱场所,制定了严格的财政制度,依法办事、合理开支、勤俭节约,即维持了朝廷的开支,又千方百计的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当时,有人有人提出要增加百姓的赋税,张晓指出这是弊政之举,不宜施行,因为老百姓的负担已经很重了,加重赋税容易引起民变。由于张晓的坚持,加重赋税之举被制止。
后来,皇帝给张晓以兵部尚书的头衔,让其总督山西大同、宣称一带的军务。张晓就给皇帝上书,阐明了自己的战守方略。由于其方略正确,使敌方慑服,边境安然,皇帝又晋封张晓为太子太傅。在天启七年的《兵部尚书张公明衡诰命》中,皇帝称赞张晓的军事才能是“黄石(公)传符、(太)白(金)星诞命”、“司边务,独总枢机,胸万甲兵,手布三千衡轴”,并把张晓视为“出镇疆场、入佐廊庙”的国家栋梁。以此,又晋封张晓光禄大夫、上柱国之头衔。
这时,朝廷内部派系斗争激烈,为了躲避内部争斗,张晓要求辞官回乡。对立面的官员抓住这个机会,对他极尽造谣污蔑之能事。皇帝听信谣言,就取消了张晓兵部尚书的头衔,但念起劳苦功高,又改任他为广东的地方官。张晓赴广东任职路过家门时,没有过夜就急促赶路,因为担心耽误广东的公务。他对自己仕途的大起大落,去留无意、宠辱不惊、泰然处之,毫无伤心失意的表现。
张晓在广东尽心任职十年后,不幸病死在官衙。家乡人知道后,想起灾荒年他对穷苦人的救助,无不相聚而痛哭。大家自发集资,请人为他刻碑留名。入清后的顺治八年,山西大同府的学子们追忆起张晓在大同的为人,又联名呈报朝廷,要求把张晓作为当地名宦加以崇祀。张晓墓位于开发区大桥村之西北方。据当地的老人讲,应是位于石瓮大地西南角。
张晓担任的兵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
博山除了有文官三部尚书孙廷铨外,还有武官--兵部尚书张晓,博山可谓是个既出文官又出武将的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