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万氏“请神与送神”的习俗
关于“请神与送神”的习俗
旧时,我们老万家除夕之夜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请神。
事前在院内用苇席搭起爷爷棚。何谓爷爷棚,就是摆放供桌和供品的地方。供桌上除摆放蜡台、香炉、各种糕点果品.、年夜饭等还摆放一个斗(斗是旧时量谷物的器具,一斗等于五十斤,合10升),斗内装有高粱,用大红纸把斗口封上。然后把用秫秸夹起的“天地纸”插在斗上。啥叫“天地纸”呢?“天地纸”就是印有各路神仙头像的纸。人们流传着一句俏皮话说:“庄家佬不认得天地纸,一行人压一行人”。
爷爷棚前立一天灯杆。天灯杆上捆绑上松树枝,挂上灯笼。掌天灯一是为了照明,但主要是这位置是给姜子牙姜太公预备的。据传姜子牙保武伐纣,给有功之人封神。他把“懂乐天奇”神位留给了自己,可偏偏忘掉给黄飞虎大将封神。结果,姜子牙就把留给自己的“懂乐天齐”神位让给了黄飞虎。自己要了个“姜太公在此,诸神让位”的特权。也就是说通常姜太公来了,各位神仙都要让位。唯除夕之夜各位神仙谁都不肯让位。这样天灯杆地下的位置就留给了姜太公。这一夜就委屈老人家在天灯杆底下蹲一宿了。就这样人们在天地纸前给各位神仙上三炷香,还要在天灯杆底下专门给姜太公上一柱香。
除夕之夜三星落到天边,标志午夜已到。各家开始点上蜡烛,烧上香掌上天灯,燃放鞭炮。人们跪在爷爷棚前磕头行礼、祷告,即为请神。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三,每天早、午、晚三次上香,为祭神。
腊月二十三为小年,是各家各户祭灶送神的日子。说是灶王爷在人间一年了,在这一天送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去。
每到这天傍晚,各家在锅台前摆上供桌。供桌上摆上糕点水果等祭品,同时,桌上还摆放一个半升子(旧时量谷物的器具,每升约合五斤,半升子装满约合二斤半),里面装上高粱,用大红纸封口。把贴在锅台墙上的灶王爷像撕下来叠好,用秫秸夹好插在半升子上。除此还用秫秸扎匹马,一条狗和一些干草,放在箩子里(箩子是筛选米面的用具)也摆在供桌上。说是灶王爷上天不能步行要骑马、马不能饿着备些草,当然狗也就有他的职责了。
这些准备就绪,开始烧香、磕头、嘴里祈祷:“灶王爷,你上天扬好事,下界降吉祥,见了玉皇大帝好话多说坏话少讲,如果你瞎说八道——把你嘴堵上”。说罢用块糖瓜儿(用糖和淀粉熬制的一种粘性较大的甜食),贴在灶口门上。然后把灶王爷的画像及马、狗、干草烧掉,即为旧时民间的送神。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化,除夕之夜的请神,正月初一到初三的祭神, 二十三小年的送神,都已悄然离去。过小年及除夕之夜吃年夜饭,辞旧迎新燃放鞭炮、文娱活动依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