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龙在田\"出自: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九二指乾卦的第二根阳爻。爻辞说,乾之初爻上升到九二,象征这条龙已经脱离潜伏状态出现于田野地面,显露头角,有利于见到身居高位的大人的赏识。《小象》解释说,九二之所以“见龙在田”,是因为这条龙有所作为,普遍施展自身的阳刚品德,得到世人的认可,产生了广泛的效应。九二意为阳爻居二位,也就是自下而上第二爻位。 “见龙在田”一句,是由上面初九爻爻辞“潜龙勿用”的观念来的。“见字”,古时与“现”字通用。所以这句话也可称为“现龙在田”。三国时魏国的玄学家王弼在解释这句话时说:一开始还是潜龙,这个时期的德行在于潜藏勿用。但到了第二爻这个位置,发展到这个阶段,就出离了潜藏的状态。“出潜离隐”,所以叫“见龙”。那么一开始,龙是潜伏于地下的,到这个时候出潜离隐,就到了地上,所以叫“在田”。 对于“在田”一词的解释,一般的理解为九二爻居于六画卦的地位,且在地之上,所以称之为“在田”。桂馥在《说文解字正文》中说:能够滋生万物的叫土,而用人力开发种植的叫田。周鼎祚在《周易解集》中说:田在地之表而有人功者也。李道平在《篡疏》中引用了唐朝的孔颖达在为《周易》作的“疏”中的一句话:言田之耕稼利益,及于万物盈满,有益于人,犹若圣人益于万物,故称田。\"飞龙在天\"同样出自: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九五指乾卦的第五根阳爻。在一卦六爻中,二为臣位,五为君位,阳爻居于五位就是居于九五之尊的君位。爻辞说,九五象征巨龙腾飞上天,利于见到有才德的大人取得了君主的职位,掌握了领导的权力。《小象》解释说,“飞龙在天”,这是取得君位的大人施展自己的才德,造福于民,发挥领导作用的大好时机。《易经》六十四卦的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成为了帝王之相。